消費升級,通常是指消費結構升級,消費的水平、質量提升,消費結構不斷優化,消費層次
從低層次向高層次轉變。
改革開放至今40多年,中國社會大概經歷了四次消費升級。每一次消費升級都有明顯的特征
。
第 1次消費升級是在1978-1992年
這一階段的中國處于短缺經濟階段。
1978年,中國城鎮居民家庭的恩格爾系數是百分之57.5,農村居民則是百分之67.7,而同期
日本居民的恩格爾系數不到百分之30。改革開放前,吃飽飯是老百姓唯 一的生活需求。
到了第 1次消費升級階段,糧食消費占比開始下降、輕工產品消費上升。這一轉變對我國輕
工、紡織產品的生產產生了強烈的拉動,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。
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,一種叫“的確良”的面料非常流行,的確良布料做的衣服占據當時服
裝市場的半壁江山。在當時擁有一件的確良做的衣服,走路都拉風。
第2次消費升級是在1992-1998年
這一階段發展迅速的行業是飲料、服裝、家電和零售業,滿足了人們吃、穿、用的需求。
在這一階段的前期,“老三件”(自行車、手表、收音機)和“新三件”(冰箱、彩電、洗衣機)
分別是溫飽和小康時期的標志性消費品。
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,這一階段后期的消費特點是:家用電器消費快速增加,耐用消費品
向生活化方向發展,大屏幕高清晰度彩電、大容量冰箱、空調、微波爐、影碟機、攝像機成
為城鎮居民的消費熱點。
這種消費特征反映在社會層面就是,對于很多80后來說,童年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一大群
小朋友窩在一起看電視追動畫片、看錄像帶電影。
不過這一階段,一些消費品出現了過剩。產品一上市就脫銷的格局被打破,供給方在基礎
功能之外挖掘更多的屬性和附加值,才能將產品賣出去。于是“品牌”開始成為消費者的
一大訴求。
第3次消費升級是在1998-2014年
這一階段的核心是城市化帶來的需求。
隨著中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,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城市。買一套房、一輛車成為整個社會重
要的消費需求。“以城里人、大城市的方式生活”成為消費者的核心訴求。
這一輪消費升級啟動了中國房地產和汽車行業的發展。
正在發生的第4次消費升級
2014年后,新一輪消費結構升級轉型正驅動著相關產業的增長。在這場消費升級中,增長
快的是教育、娛樂、文化、交通、通信、醫療保健、住宅、旅游等方面的消費。
而近兩年,以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移動互聯網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消
費呈爆炸式增長。
縱觀4次消費升級趨勢,我們不難發現,每一次消費升級的主要內容,其側重 點雖有所不同
,但無不反映當時相應行業的發展方向與趨勢。
在表象上,消費升級通常體現為新的消費現象。比如,商品的客單價變高了,某些商品質量
提升了,更多滿足體驗性需求的消費出現了。
但我們可以在更深層次看到消費升級的4個特征:從注重功能到精神追求,從看重品質到審
美表達,從基本需要到內心想要,從希望從眾到追求出眾。
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,人類的需求由低到高,分為生理需求、安 全需求、社交需求、
尊重需求、自我實現需求。
消費升級正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一種外在表現。在前兩輪的消費升級中,人們的衣食
住行等基礎性需求基本得到了滿足。而在新的消費升級中,人們的社交和自我實現的需求
越來越突出。